簡介
玉甕又稱“瀆山大玉?!?,制作于至元二年(1265年)。口呈橢圓形,通高70公分,周長493公分,重約1053-1178公斤,周身浮雕海龍、海馬、海豬、海犀等出沒于波濤之中,栩栩如生。
玉甕又稱“瀆山大玉?!保谱饔谥猎辏?265年)。
玉甕又稱“瀆山大玉?!?,制作于至元二年(1265年)。口呈橢圓形,通高70公分,周長493公分,重約1053-1178公斤,周身浮雕海龍、海馬、海豬、海犀等出沒于波濤之中,栩栩如生。
元世祖忽必烈曾將玉甕放置瓊?cè)A島廣寒殿中,傳說曾用以盛酒大宴群臣。明代廣寒殿倒塌,玉甕失落民間。清乾隆十年(1745年)發(fā)現(xiàn)后,乾隆皇帝“令以千金易之,置承光殿中”,乾隆十四年(1749年)建玉甕亭,將玉甕陳設(shè)于亭中配以漢白玉雕花石座,命翰林四十人,各賦詩一首,刻于亭柱之上。玉甕厚重古樸,氣勢(shì)雄渾。為元代難得的玉雕精品。